上海旦鼎8月21日讯:近年来发生的瘦肉精、毒大米、地沟油、假鸡蛋、毒胶囊等食品安全事故,不断危害着消费者身心。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相关制度改革的推进,食品安全检测仪将实现市场化。
近日,有记者了解到,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向该市政府常务会报告时透露,将打造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实施较为严格监管制度。今后,对1次抽检不合格的产品予以黄牌警告,实行重点管理;对1年内2次抽检不合格的食品,吊销其生产经营许可证。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已得到政府的重视。2009年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确立了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2011年3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将食品安全的检查领域扩大到更广范围。
食品安全问题对相关企业和整体行业都有巨大的伤害。食品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同时塑造品牌形象,有很强的意愿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让全国较为大奶粉企业三鹿倒闭;“瘦肉精”使双汇集团面临数十亿元的损失,股价暴跌;血淋淋的事实教育了国内食品企业,加强安全管理逐渐成为共识。同时,国家要求企业承担质检主要责任,而对应的企业也有意愿提高安全检测标准,提高企业及行业形象,以避免或者减少受到食品安全事件的冲击。
如今,企业将控制上游原料控制和检测作为改进重点,在这两个领域都进行大量投资。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和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同时行业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