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水是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很大原因之一,而对于工业的排污在我国已经有相关的标准,但是为何标准存在却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呢?据介绍,虽然在我国早已经存在关于工业污染排污的相关标准,但是由于其相关标准要求过低,导致许多工业污水虽经过处理之后是达到排放标准的却仍存在一定的污染。对于这样的指责,环保部否认是因为标准过低造成的。
河北邢台市边村位于石家庄市“排污沟”洨河边。村民卜宪存说,去年秋天种了5亩玉米,用河水浇了一次,结果玉米没结一粒米。
在洨河边上看到,河水颜色较深,散发着刺鼻异味,不少地方泛着白色泡沫。但石家庄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排入洨河的水都是达标的水,从近年来的监测数据看,水质总体呈现不断改善的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率领的研究团队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虽然自2008年以来,我国提高了部分工业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但达标排放的工业污水依然比城镇污水污染物浓度高出几倍。现在较为大的问题是工业企业的排污标准大大低于地表水标准。
许多专家认为,不仅要制定更严格的工业企业污水排放标准,使其与地表水标准相一致,同时也要提高技术处理能力。
为何排放标准达不到质量标准的要求呢?有专家指出,是因为在制定排放标准时,考虑到自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可以消纳降解污染物。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赵英民在回应“排污标准过低”问题时指出,目前很多行业标准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赵英民也坦言称,国家排放标准是工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需要执行的较为低门槛,对于部分缺水地区或者是环境已经受到严重污染的地区,企业排污应该有更高要求。水质检测仪的使用还未普遍。
工业污水本来就是存在很大的污染的,对工业污水排放前进行一定的污水处理也是国家有关条例明文规定的。而相关的条例规定又要考虑不同的地区不同行业的需求制定的标准也是相对而言较为低的,因此许多企业偷工减料,选择依照较为低标准进行排污处理导致现在的河流即使是排放的水是经过处理的也存在很大的污染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相信环保部应该责无旁贷,即使标准是存在的,但是对于一些偷懒企业仍可以对其进行严加监控,防止其对河流再度进行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