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是每家每户餐桌上*的盘中餐,可是随着农药的越用越多,农药残留在蔬菜上的问题也随之加重,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也对菜农的生计造成困扰。农残仪现在是我们家家*的食材检测仪器了。
l 蔬菜喝药菜农无惧检测
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大塘村的韭菜地中可以看到很多如硫丹、甲基异柳磷等农药瓶。不少菜农表示,他们早已形成了用药习惯,日常检测也无法检出高毒农药。
l 抽检种类缩水设备落伍
作为能够做到每日检测的食用农产品检测室,其操作规范度又是怎样?有媒体记者进行了采访。6月11日,当天上午9时30分记者来到禅城区南堤市场,发现农产品检测室空无一人。A区193号档档主称,大约9时市场管理方来检查,抽检了他们档口的大白菜和豆角,记者随后来到C区农产品检测室发现也是无人值守。有档主说,C区的抽检频率一般是一周抽检一次。
此外,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市场配制的多为“Pr-3农药残留速测仪器”,但该仪器主要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对于有机氯等其他农药成分并不能检测出来。桂花市场的检测仪器不但能检出*标的百分比,也能检出哪种农药*标,有这样**仪器的市场并不多见。
l 有毒菜浸过水竟能通关
在调查期间,某农贸市场的检测人员还说出了一些农药残留检测背后的秘密。
在禅城区某市场,记者发现当日蔬菜检测结果的试纸上,蓝色的试纸外圈变成白色,当中也有一些白色的小点。根据规定,如果试纸仍呈蓝色则为无毒,如果蓝色变浅则是弱阳性,如果试纸变白则为阳性(有毒)。检测人员说,虽然有时候也会出现小范围白色,严格来说要复检及通知农业部门来检查,但是他们会根据白色范围的大小来放行,如果不到一半都不会有事。
市场的检验工作不只是为了对来消费的消费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农贸市场的制度有待改善,其配备的检测仪器也应该经常改进、甚至更换来确保农贸市场的蔬菜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