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问题未解决 乳制品频繁陷困境
纵观近几年的乳品行业,一直处于无法*管制的状态下。自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开始,到今年光明乳业连爆乳制品的问题一直没有停息过。近日,新京报的《光明鲜奶中漂浮蓝色颗粒物5个月6次曝质量问题》网络转载高达220条。对此,光明乳业在其*微博确认收到投诉。并称经调查,出现的颗粒物为加工时摩擦出的塑料瓶盖颗粒,目前已调整完毕。
2011年年底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被检出“黄曲霉素M1”*标140%,曾引发业内轰动。蒙牛当时给出的解释是,当地个别牧场的一批饲料因天气潮湿发生了霉变,使得奶牛在食用这些饲料后原奶中的黄曲霉素*标。
蒙牛对乳品出现黄曲霉素的解释成为了后来者的“范本”。长沙市食品安全办对于“南山奶粉事件”给出的调查结果为:奶牛在喂养过程中食用了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所致,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被羟化而生成黄曲霉毒素M1,主要存在于乳汁和尿液中。
10月25日,光明乳业公布了2012年第三季度季报,今年三季度,光明乳业净利润为2.22亿元,同比增长38.53%,营业收入为98.97亿元,同比增长14.2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44.1%,高于上半年的31.9%,也高于去年同期22.2%。
去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进行抽查时,就发现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标,由于黄曲霉毒素M1具有剧毒性和强致癌性,国家质检总局要求液体乳生产企业从源头上加强对黄曲霉毒素M1的防控。然而,黄曲霉素的问题不仅没有从源头上得到控制,乳制品还频繁陷入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