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江苏南京市新街口的110千伏淮海路变电站淮海路侧的围墙上,一块醒目的电子显示屏吸引着过往行人驻足观看。在这块长约1米,宽约0.5米的电子屏上,显示有日期、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等实时数据。电子屏下方还有国家环保部推荐的居民区标准数值参数。
该项目*国内在全天候、户外型输变电工程周围电磁环境实时显示领域的空白,属国内*。2010年12月通过南京市科委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其中“工频电磁数据实时在线监测装置和户外电磁场数据采集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水平,该成果已被国家电网公司列入申报计划,并于2011年8月19日完成申请。
从现场显示屏上的数值可以看出,该区域周边居民生活的环境很“绿色”,工频电场强度为0.000987千伏/米,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00139毫特,远远低于国家环保部推荐的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4千伏/米、工频磁感应强度≤0.1毫特的适宜居民生活辐射环境标准。
该项目研发成功后,南京供电公司立即投入实际应用,在南京较为繁华的新街口、鼓楼地区的淮海路、厚载巷变电站,通过电子屏准确、实时地显示电力设备周围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使公众直观地看到工频电场和磁感应的强度,帮助公众增加变电站工频电磁环境科学知识,消除对变电站电磁环境的误解和顾虑。